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
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
全國服
務熱線
400-030-0090
人體鉛中毒危害較大,飲食上怎么減少鉛的攝入量?
發布日期:2022-06-10
近日,某品牌被市場監管部門通報,原因是旗下的腌制大頭菜被檢出鉛超標,高于國家標準的1.5倍。事情發生不久,當地市場監管局就表示,市場監管部門會立即組織核查處置,并督促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,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以控制風險。
看到這則報道,相信大家內心會提起警惕,但不一定所有人都了解。到底鉛中毒會有什么危害?飲食上怎么減少鉛的攝入量?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。
鉛,一種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,不僅對生物體的生理功能沒有幫助,還會傷害人體和大腦。鉛在進入人體后,只有少部分能被代謝出體外,大部分會沉積在人體內。如果人體接觸濃度較高的鉛,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會受到影響,出現昏迷、抽搐等癥狀,嚴重的話會導致死亡。
對于幼兒來說,鉛中毒影響更大,由于幼兒正值生長發育期,鉛的吸收速度是成人的4-5倍,但是代謝速度卻只有成人的1/17。鉛中毒會導致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、多動、智力下降,甚至會傷害其他器官。同時,鉛中毒引起的腦損傷不可逆,因此大家要提升警惕意識,預防為主。
雖然生活中接觸到鉛的地方不少,但鉛主要通過飲食途徑進入到我們血液當中。單以兒童為例,根據WHO的數據,兒童鉛中毒47%來源于食物。要想減少鉛攝入量,把控飲食質量是重中之重。
飲食上怎么減少鉛的攝入量?,要做好以下幾點。
第一,在正規可靠渠道購買食物,并留意包裝上的標識是否齊全,并符合法律法規;不購買無廠名、廠址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、不購買公布的不合格產品。實際上,絕對“無鉛”難以實現,因此國家對不同類別食物的鉛作出限量規定,具體如下圖。
回顧這幾年的食品安全新聞,品牌被曝出鉛含量超標,主要是這幾類原因:原材料生長環境有鉛的問題,企業生產前未做好原料輔料的驗收工作,甚至為降低成本采用劣質的原料輔料,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工設備、容器、包裝材料中的鉛遷移帶入到食物當中。
在食物生產加工銷售的全流程,政府部門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資質進行審核,對食物生產過程進行監管,如發現的問題便要求企業在限期內整改。市場監管部門還會對正規渠道銷售的食物進行抽檢,保障食物的鉛含量在國家標準范圍內。
這也意味著在非正規渠道購買的食物,脫離了食物監管范圍,食品安全無法得到保障。當企業使用鉛含量超標的劣質原材料或者場地設備不合規,食物的鉛含量就有可能超標。
第二,對于重金屬含量較高的食物,不宜多吃。
1.膨化食品,爆米花
膨化食品含鉛量較高的原因是這些食物在生產加工過程中,加工設備或管道內的鉛會在高溫條件下變成鉛蒸汽,混入食物中。如果食品包裝袋用了劣質含鉛油墨作為印刷材料,也容易與食物反應。爆米花也是同樣的原理,過去的老式爆米花機用鉛密封機器,加工時鉛進入爆米花當中,導致鉛含量很高。
2.劣質罐頭
罐頭制作過程中,焊鉛封罐時罐頭內會混入微量鉛,進而增加食物鉛含量。
3.松花蛋
傳統皮蛋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黃丹粉(即紅鉛),后來工藝改良,大部分正規廠家們采用了無鉛工藝,能將皮蛋的鉛含量控制在0.5毫克/千克以下,但為了健康著想,還是要控制皮蛋攝入量,一周不超過2個。
4.蘑菇
蘑菇富集重金屬能力較強,曾有科研人員對市場上的蘑菇樣品抽查,發現與一般蔬菜相比,蘑菇的重金屬含量要更高。如果蘑菇的培養介質含有較高的重金屬,蘑菇就很容易重金屬超標,因此同樣是蘑菇,野生蘑菇的重金屬含量要比人工栽培的高,覆土栽培蘑菇的重金屬含量要比秸稈培育蘑菇的要高。
動物肝臟
肝臟是動物重要的解毒和代謝器官,進入動物體內的重金屬要通過肝臟代謝、轉化、解毒然后排出。如果肝臟功能下降或者有毒有害物質攝入量超出肝臟負荷,肝臟就會積蓄有害物質。四川一項2004年的調查顯示,豬肝的重金屬雖然沒有超標,但是要高于豬肉。鑒于豬肝富集重金屬能力較強,建議大家日常注意控制豬肝食用量。
第三,選用淺色或純色的餐具。色彩豐富的陶瓷或者彩色玻璃餐具,如果烤花溫度不夠或工藝處理不當,都有可能增加鉛溶出量,導致超標。
第四,更換老舊水管管道,或者用水前先打開水龍頭流一會。一些老舊自來水管道可能會使用含鉛材料,早上使用自來水前可以先打開水龍頭流一會;如有必要,可以咨詢家居環境檢測人員,尋求幫助。
第五,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。飯前洗手,洗掉環境中接觸的鉛;勤修指甲,不讓鉛有“藏身之處”,良好的衛生習慣能減少飲食中鉛的攝入。如果實在擔心家人有鉛中毒,可以去正規醫院做正規的“血鉛檢查”,在醫生指導下喝排鉛藥物,請不要隨意購買排鉛產品或者自行去藥房購買藥品服用。
為了家人健康,日常注意在飲食環節防“鉛”,減少鉛的攝入量。其實在生活細微處留心,小動作即可預防大風險。
往期內容回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