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
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
全國服
務熱線
400-030-0090
驚蟄 | 春雷驚百蟲,養(yǎng)肝好時機
發(fā)布日期:2021-03-05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:“二月節(jié),萬物出乎震,震為雷,故曰驚蟄。是蟄蟲驚而出走矣。”
根據(jù)現(xiàn)代氣象科學,由于“驚蟄”前后,大地濕度逐漸提升,促使近地面的熱氣上升,另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,驚蟄前后容易有打雷現(xiàn)象。
春雷驚百蟲
驚蟄期間,春雷始鳴,之后萬物開始蓬勃生長,昆蟲結束冬眠。在古人眼中,這正是春雷震動驚醒了萬物,于是有了“春雷驚百蟲”這一說法。
不過實質上,昆蟲沒有通常意義上的耳朵,聽不到雷聲,它們是通過聽覺毛、江氏器和鼓膜聽器來感受聲音,天氣變暖才是讓它們“驚而出走”的原因。另外,“驚蟄始雷”主要與長江沿江江南地區(qū)的氣候吻合,中國其他地方的春雷始鳴時間不一定順應驚蟄節(jié)氣,如華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,春雷始鳴一般要到清明。
蒙鼓皮、驅蟲、打小人
驚蟄有蒙鼓皮、驅蟲、打小人的習俗。
古人想象雷神鳥嘴人身,長著翅膀,一手持錘,一手連擊環(huán)繞周身的許多天鼓,發(fā)出隆隆的雷聲。驚蟄天上雷神擊鼓,人間民眾蒙鼓皮。另外,古人會在這天用清香、艾草,熏家中四角,驅趕蛇、蟲、蚊、鼠和霉味。有些人也會在這天打小人,通過拍打代表紙公仔,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,宣泄內心的不滿,求新的一年事事如意。
肝旺之時,應順肝之性
驚蟄前后,天氣回暖,細菌滋生,蛇蟲鼠蟻也紛紛出來活動,容易引發(fā)感冒發(fā)熱和肝病。中醫(yī)認為,春天乃肝旺之時,這時候養(yǎng)生需注意“應順肝之性,助益脾氣”,多吃涼性食物。民間一直流傳驚蟄吃梨的食俗,梨子性寒味甘,有潤肺止咳、滋陰清熱的功效,吃梨具有滋養(yǎng)作用。
春季養(yǎng)肝,要“調情志、養(yǎng)肝血、慎勞心、節(jié)飲食”,即保持良好的心情,不要熬夜,適當休息,戒煙酒和對肝有害的食物和藥物(如腌、熏的食物、罐裝食品等),多吃時令果蔬和清淡食物。中醫(yī)講“肝主青色,青色入肝經。”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有利于肝臟,如綠豆芽、菠菜、芹菜、萵筍、香椿、香菜、春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