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
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
全國服
務熱線
400-030-0090
蔬菜降價了,可水果卻漲得快要吃不起了,這到底是怎么回事?
發布日期:2022-04-21
最近,菜價悄悄回落。像廣州、沈陽、揚州、石家莊、亳州等這些城市的蔬菜價格已經下降,有些地方超市的菜價進入“3元區間”。與之相對的是水果價格的持續上漲,自3月21日起,多種水果價格一路上走,達到了近十年歷史同期最高。
是什么在影響蔬菜水果的價格?菜價回落是因為價格季節性回落,同時政府持續保供穩價。前一段時間,菜價上漲主要是疫情原因。由于多地交通和區域管制,蔬菜進城變難了,物流成本上升,落到眾人身上,大家的直觀感受就是菜價變高了。
以廣州為例,自4月8日起,廣州對部分區域實施分級分類防控措施后,部分蔬菜品種漲價,特別是水空心菜、菜心、生菜、上海青和菠菜這些葉菜類蔬菜,在防疫政策收緊之后,價格出現明顯上揚,不過蔬菜價格漲勢并不持久,如今蔬菜價格已經回落至這一輪疫情前的水平,像黃瓜和蒜心的價格甚至接近春節前。
這一波的價格回落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。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調控。自疫情之后,發改委表示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,加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,多個城市也表示做好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穩價工作,密切關注市場價格情況,持續打擊哄抬物價的行為,加強屬地監管。在哈爾濱市,市場監管部門針對串通漲價、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全面開展提醒告誡。截至4月19日,哈爾濱市場監管部門通過“線上+線下”方式累計發布《規范市場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》7052份,與市場經營企業簽署《價格自律承諾書》6873份,糾正價格不規范行為343起,已立案查處哄抬價格及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違法案件22件。
在長沙、蘇州、沈陽等城市,線下大型連鎖商超、生鮮超市、農批市場也依據疫情形勢紛紛加大備貨量,保障市場供給。當市民們看到供貨量充足,恐慌引發的沖動消費減少,同時部分地區取消堂食服務,餐飲需求減少,菜價自然喪失大幅上漲的條件。
像廣州地區還建立了立體供應模式,由國企為街道供應兜底,保供企業全力參與,發動全市美團優選、盒馬鮮生等多家電商平臺的力量,封控區實行無接觸配送等方式,讓蔬菜肉類等生活物資能夠順利跑通最后一公里。這套組合拳下來,在這一輪疫情發生后數天內,菜價變化得到了控制。
另一方面,四五月正是全國蔬菜價格季節性回落階段。因為谷雨節氣后,雨量增加,氣溫適中,光照充足,適宜蔬菜生長,各地蔬菜進入快速生長期,全國蔬菜整體供應量持續增加。總體來看,蔬菜價格趨于回落,但可能會因為疫情出現波動。
水果漲價主要是因為供給量減少 。根據農村農業部4月18日的監測數據,重點監測的6種水果周均價每公斤7.42元,環比漲3.9%,同比高12.3%。分品種看,巨峰葡萄、鴨梨、富士蘋果、西瓜和菠蘿環比分別漲7.9%、7.2%、3.1%、2.4%和0.8%,香蕉環比基本持平。
有機構對價格進行對比,水果價格已經達到了近十年歷史同期最高。
為什么今年水果價格特別高?因為水果主要品類的供給量變少了,而且新季水果和進口水果供給有限。前面蔬菜價格分析有提到,蔬菜存在季節性回落,實質上水果也有季節性變化現象,最近水果供應青黃不接,而今年部分地區疫情嚴重,居家生活增加,對水果的需求也在增加,這促成了水果價格上漲。
將目光轉向具體品類,柑橘、蘋果、梨、葡萄、香蕉這五類主流水果,目前價格都處于高位。
柑橘類水果屬于舊季水果,價格尾期上揚,高于往年同期價格。蘋果、香蕉、梨、葡萄等水果價格上漲幅度較大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蘋果、梨、香蕉、葡萄等幾個品種的庫存及上市量有所下降,部分果商出現惜售心理, 助推水果價格上漲。香蕉雖然價格周環比持平,但是也處于歷史偏高位置。
至于進口水果和本土種植的其他水果呢?其實近兩年由于全球供應鏈受阻,海運成本上升,以及部分水果出口國受疫情影響水果出口緩慢,我國水果進口量明顯降低,而櫻桃、荔枝、西瓜等水果又未到大量上市時期,國內水果貨源無法及時補足,因此市面上水果供應緊張,價格持續推高。
鑒于目前水果行情仍被看好,商家惜售心理增加,目前看來,在新季水果上市前,水果價格不會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