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
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
全國服
務熱線
400-030-0090
前置倉會是生鮮供應的好模式嗎?
發布日期:2021-04-26
近日,生鮮蔬菜電商平臺叮咚買菜完成了D輪融資,投資金額共計7億美元,投資方為DST Global。
自2020年以來,疫情讓大家發現了行業新機會,資本涌入生鮮供應行業,每日優鮮在去年連續完成三輪融資,叮咚買菜去年5月完成C輪融資。各路巨頭也紛紛入局,美團優選,多多買菜,興盛優選熱度不斷,行業競爭形勢加劇。
作為生鮮前置倉模式的代表之一,叮咚買菜將延續前置倉模式,聚焦在新增前置倉和地推上。
前置倉模式的首創者并非叮咚買菜,而是每日優鮮,模式主要是商家從原產地或一二級批發市場采購生鮮食品,運送到區域倉儲中心,區域倉儲中心再做分流,將商品配送至前置倉,一個前置倉能覆蓋1-3公里的社區,滿足社區消費者的需求。模式優勢在于能提高生鮮物流配送效率及顧客體驗,另外可以通過集采,降低采購成本。
前置倉模式對資本和運營的要求都比較高,其主要成本來自于前置倉的運營成本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,能占據整個履約成本的50%,倉儲配送中心的運營和其運輸到前置倉的成本也占據較大部分。另外前置倉商家在無其他流量倚仗的情況下,需要利用大量的獲客補貼和營銷宣傳費用進行引流,提升訂單數量,攤薄營運成本。
每日優鮮早在2018年就在全國20個城市建立了“城市分選中心+前置倉”的物流體系,在20個城市共計開設了1500個前置倉,累計1.2億注冊用戶,已然是被公認的行業第一。今年4月,每日優鮮宣布與京東到家合作,在京東到家上線400多家門店及前置倉。
但是目前每日優鮮已經宣布不再局限于生鮮電商,而是要打造社區零售數字化平臺,工作重點由“最后一公里”轉到“第一公里”。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表示,若每日優鮮繼續重點做前置倉到家業務,至多也只能占到生鮮和快消市場規模的6%-7%,而做平臺則有機會搶占25%乃至40%的市場份額。有業內人士稱,前置倉模式并不適用三線城市,因為三線城市的人群更愿意用時間換價格,對于生鮮配送效率不如一線城市和發達二線城市的居民敏感。
每日優鮮并不是第一個將重心從前置倉模式轉移的玩家,盒馬在2018年也曾嘗試過前置倉模式,但是經歷種種困難后最終放棄。有行業專家稱前置倉的經濟模型很難跑通,即便是行業第一的每日生鮮沒有做到整體盈利。
在成立至今,叮咚買菜為解決生鮮配送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幾乎在1公里片區建立一個前置倉,共計建成1000個前置倉,能夠在一定時間完成客戶下單到將生鮮產品送到客戶手中的全流程。叮咚買菜目前還在追尋每日優鮮的步伐,但是據悉它也有兩個戰略,一個是建立源頭供給,一是開發B2B業務。
不過,互聯網企業和資本們看重的也許不僅僅是前置倉模式本身,生鮮供應本來就屬民生行業,具有巨大的流量價值。目前國內的菜市場的日均客流量能從兩千到六千,在線上流量即將到天花板的情況下,如果能有企業成功賦能一定數量的菜市場,其流量及渠道將十分有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