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
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
全國服
務熱線
400-030-0090
二月二龍抬頭的節日由來
發布日期:2024-03-11
關鍵詞:龍抬頭
農歷二月二日的“龍抬頭”是中國傳統的節日,又被稱為春耕節、農事節、青龍節、春龍節等,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。關于它的由來,有一種說法是在中國古代,人們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,這條“龍”指的就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。每年仲春卵月(即農歷二月初二)之初,“龍角星”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,故稱“龍抬頭”。
在農耕文化中,“龍抬頭”標示著陽氣生發,雨水增多,萬物復蘇。人們認為這是一個祈求風調雨順、驅邪避災的好日子。因此,許多人會在這一天舉行各種慶祝活動,如祭祀龍神、舞龍、吃龍食、放龍燈等并且還留下一個重要的習俗--理發,人們認為在“龍抬頭”這一天理發可以帶來好運和福氣,特別是小孩子理發,被稱為剃“喜龍頭”,寓意保佑孩童平安健康成長,長大后能夠有出息。
另一種說法是二月二龍抬頭是福德正神(即社神,俗稱土地神)的生日,因此人們會在這天祭拜村社,祈求豐收。
農歷二月二日,龍抬頭,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,在這一天許多地方普遍會把食品名稱加上“龍”的頭銜。如吃水餃叫吃“龍耳”;吃春餅叫吃“龍鱗”;吃面條叫吃“龍須”;吃米飯叫吃“龍子”;吃餛飩叫吃“龍眼”,不同地方的吃的也不一樣。
關于龍抬頭的諺語大都跟氣溫和降水有關,所以值得注意的是,龍抬頭這個節日之后雨水可能會增多或變冷,大家出門要記得帶傘,及時添衣做好保暖。
往期內容: